轉載自: 佛教正覺同修會 http://foundation.enlighten.org.tw/trueheart/305
(真心新聞網採訪組台北報導)
正覺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張公僕先生表示,所謂「五姓財神」,不是中國民間信仰求財的「五路財神」,五姓財神音譯藏巴拉(梵文:Jambhala),源於古印度的神祇「俱毗羅」,後由附佛外道坦特羅佛教沿用,並由假藏傳佛教重新演繹。其法相是手持吐寶鼠或一袋黃金。當藏巴拉傳到西藏後,各假藏傳佛教支派逐漸發展至依不同「修持」所屬的五種顏色、形象,再配合「五方佛」的概念而成為五姓財神。一般人以五姓財神身上的顏色作為稱號。
張董事長進一步解析,俱毗羅(Kubera)是北方毗沙門天王之別名,統治北方的夜叉國。他能單獨進入寺廟受享,主要原因在於原印度教與婆羅門教中,又名俱毗羅的多聞天王是富貴福德的財神,守護世界上所有的財富,是屬福神之一,故受到特別的尊崇,甚至有獨立的毗沙門天王廟。更為了使這外道神祇進一步加強「佛教」色彩,假藏傳佛教便更將之與彼自創的「五方佛」一一牽強配伍,逕自對號「強迫上身」如下:
觀世音佛:化現為白財神,意喻克服癡執
阿閦如來佛:化現為黑財神,意喻克服瞋心
寶生如來佛:化現為黃財神,意喻克服我慢
阿彌陀佛:化現為紅財神,意喻克服貪欲
不空成就如來佛:化現為綠財神,意喻克服嫉妒
張董事長指出,諸佛福德智慧無不圓滿,無明盡斷煩惱全消,四智圓明萬德莊嚴,因此佛佛道同,絕不強調有何偏勝,亦無顯示有任何缺漏。如今假藏傳佛教自創五方佛割裂佛智佛德細分為五,只為了對治貪嗔癡慢等上品粗重無明,顯然既無佛地境界之殊勝,又昧於佛法浩瀚廣大之無邊,僅欲以粗淺初機佛法名相套在五姓財神身上,以此鉤騙無智男女前來求財,其實真正的目地只是為了籠罩眾人,反而以假佛法誆騙男女斂財,並且伺機騙取女色。
據遊客描述,上述金(白)塔寺中之五姓財神像,不論鬼神畜生一律赤身裸體,除了白財神為單坐之外,其餘皆男女相抱。彼紅財神及象頭財神下身尚有褲子和布兜遮羞,其餘各尊雙身「佛」像,無不盡現男女兩根互入的寫實造型;即使是獨坐的白財神,一旁也有全裸單足立舞的羅剎女,或是在象頭財神身旁有牛首人身猙獰醜陋的羅剎男身,全是垢穢不堪的畫面,睹之令人極其不悅,全無清淨梵剎殊勝之想。與其說是四眾清修寺廟,不如說是觀光客好奇冶遊的淫窟鼠窩。
張董事長指出,說它是「鼠窩」,是因為廟中所供奉的五姓財神,其中的每一尊其左手都握著「吐寶鼠」。董事長表示,所謂「吐寶鼠」不外是錢鼠之類到處盲鑽鼠竊之輩,非但不可能招財反而會漏耗福德,其實只是假藏傳佛教藉(財神法)以侵佔盜用三寶資源的借物現形。猶如章回小說「西遊記」第83回,即曾描述自名為托塔天王之義女的「地湧夫人」(從地底下鑽出來之意),就是一隻金鼻毛老鼠精變的,書中說她:「因偷香花寶燭,改名換做半截觀音」,這個傢伙所偷的「香」「花」「寶」「燭」,都是佛門四眾平日的供養,以及寺廟中的香火,因此故事中暗寓的是「佛門鼠輩經常暗中盜用常住僧眾的香油錢與佛門資源」;而「半截觀音」更是擺明在譏諷這女賊不過是矮人半截「坐懷淫亂,假名修行」,正是隱諷假藏傳佛教五姓財神摟在懷中的明妃、佛母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