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藏傳佛教之......

2015年7月29日 星期三

(轉載)真心新聞網:掀開譚崔十四根本墮戒的神秘面紗 第三十四則:無上瑜伽的饗宴

更新日期:2015/07/29     08:00

(真心新聞網採訪組台北報導)正覺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張公僕表示,第十三根本墮戒內容為:發起誓願後,不依誓願學。本則所說的犯戒行為,亦分為「無上瑜伽部」與「瑜伽部」之墮戒教理兩部分。
宗喀巴於「無上瑜伽部」墮戒教理云:「此戒之犯行,是指不正解於誓願儀軌所顯示的本質意義。誓願本質為何?建立給予成就,與受用誓願成就的諸勝者所供養之物。」於「瑜伽部」墮戒教理云:「此戒之犯行,是指侮辱毀謗於金剛杵、金剛鈴,與手印等秘密諸行,不依此教,不信此理。
宗喀巴在「無上瑜伽部」所說,什麼是犯戒的行為?就是指「不正解於誓願儀軌所顯示的本質意義」。換句話說,就是「建立給予成就,與受用誓願成就的諸勝者所供養之物」。一般人對於宗喀巴此種饒舌方式的說法,很難理解他到底在說什麼?引一段他的解釋文來說,可能比較清楚:「在一場嚴格適宜的譚崔集會受樂盛宴的儀軌裡,或諸女眾或諸男眾舉行集會儀式,於中所供養之飲食,譬如五甘露等,如果修行者對於法會儀軌內的供食所示本質有所懷疑,乃至認為污穢與誹謗拒絕,即犯此條根本墮戒。
不正解於誓願儀軌所顯示的本質意義」,就是說「對於誓願儀軌裡所顯示出來的供養物(五甘露等)之本質,不是正確的了解」。宗喀巴要求金剛乘修行者所要實現他所發的誓願,就是要在「供食儀軌」中展露無餘。換句話說,藏傳佛教密宗四大教派諸上師,就是要金剛乘修行者,透過「供食儀軌」,認識「五甘露等」供養物的本質是清淨的;不是肉眼所看到的那樣──是骯髒、污穢的供養物。這是金剛乘修行者第一個所要實現的誓願,否則就是犯戒。
藏傳佛教四大教派於「供食儀軌」的供品,大部分是血食之物,鮮血淋漓;還有雙身修行以後取得的「紅、白菩提混合物」,用來供養「佛菩薩;此種場景呈現是如此的觸目驚心和噁心,然而諸上師就是要金剛乘修行者了解,這些東西是「菩薩」(夜义、羅刹等鬼神)所喜歡的供品,不能認為不清淨。換句話說,這是修學「無上瑜伽」所發誓願之必經課程;對這些「供食儀軌」中之「五甘露」的供品,不能有所懷疑,「乃至認為污穢與誹謗、拒絕,即犯此條根本墮戒」。
此處所說的「嚴格適宜的譚崔集會」,乃說這種集會,基本上是要進行「譚崔金剛乘」的儀軌,此種「譚崔集會」透過各種儀軌,就是「無上瑜伽雙身法的「受樂盛宴」的薈供輪,乃至最後階段的多人輪座雜交,取得更多人混合成的「紅、白菩提混合物」來供養「菩薩」。在這種舉行集會儀式的當中,如果修行者對於法會儀軌所供養的五甘露等飲食本質,「有所懷疑」乃至認為「污穢與誹謗拒絕」,就是違犯第十三根本墮戒。換句話說,對於法會儀軌中所供養的五甘露等飲食,一定要「正確了解」是清淨的,不能說一句難聽的話,也不能拒絕吃這些東西,要催眠自己去相信「這些都是清淨的」,否則就是犯戒,這就是第十三根本墮戒的「違犯墮戒」內容:發起誓願後,不依誓願學。金剛乘修行者走到這個地步,不乖乖聽話都不行了,因為諸上師都會將這些戒條套在密宗諸修行者的頭上。
五甘露的供養物就是屎、尿、骨髓、男精液、女淫液,這五種東西,分開來看,本質就是人體的排泄物;混合以後黏黐黐、髒兮兮的,看了讓人噁心而想要作嘔。正常的佛弟子天生就喜好清淨、厭惡骯髒,縱使金剛乘修行者發了「誓願」,要修學「無上瑜伽」,但是在「譚崔集會」上乍看五甘露這樣的供養物,第一個反應出來的表情,看在藏傳佛教密宗四大教派諸上師的眼裡,心裡必定是老大不舒服的,才會施設這種戒條來約束密宗學人。諸上師都是經過「灌頂」,喝過五甘露這些「寶物」,才得到今天的上師地位;眼看這些毛頭小子,竟然有「嫌棄」這些「寶物」的表情,心裡直呼「人在福中不知福」,不設戒條來繫縛新加入者才怪。
金剛乘修行者一旦發了這個誓願,一定要修學「無上瑜伽」,那就只好乖乖、傻傻地跟著走下去;他們作夢都沒想到「無上瑜伽」不是智慧法門,竟然是「男女行淫的雙身法」,更沒有想到的是,修學「無上瑜伽雙身法之前的「饗宴」,竟然是要「品嚐」色香味俱全的五甘露這一關。走到這種地步,諸金剛乘修行者就算知道誤上了賊船,被「集體綁架」了又如何?想回頭?對不起!你會犯戒,要下「金剛地獄」哦!
這就是前則所說,為什麼「無上瑜伽部」金剛乘修行者的修行,會牽扯上「供食儀軌」這種問題;也就是說,「無上瑜伽部」的修行誓願是「供食儀軌與護法儀軌,應修這兩種誓願法教」。「供食儀軌」的戒條就是對五甘露等供養物之本質,不能「有所懷疑」,也不能認為是「污穢」的,不能有口出「誹謗」之言,更不能「拒絕」食用這些「寶物」。「供食儀軌」之後,接下來的壓軸好戲就是「受樂盛宴」,美其名為「護法儀軌」。金剛乘修行者修學到最後,對這兩種「誓願法教」:「吃五甘露」、「行無上瑜伽」,乃不可免除的步驟與內容;乃因藏傳佛教四大教派的基本教義就是「無上瑜伽雙身法,在「譚崔集會」這種「嚴格適宜」的場合中,就是要實現金剛修行者所發誓願的最佳時機故,這也是藏傳佛教四大派教義的最重要內涵故。
宗喀巴所云:「受用誓願成就的諸勝者所供養之物」,「諸勝者」就是指「智慧佛母」,她所供養的物品,自然是五甘露等由佛母的身體所產生的不淨物;金剛乘修行者,吃了這些東西,就可以接受「智慧佛母」的「蓮花度化」而「誓願成就」。換句話說,在「嚴格適宜的譚崔集會」中,若有金剛乘修行者,不嫌棄五甘露這些「寶物」,加上本身接受噁心之物的「功力深厚」,於此「受樂盛宴」中是可以快樂「吃到飽」的。
宗喀巴云:「……是故,依教所示,修行者在譚崔盛宴儀軌裡,如果不信受於佛母勝者所供之樂受,即違犯根本墮戒。此類譚崔修證儀軌,唯對已經具備福德資格的修證者教授。已具足福德故,才能受到經教所載之成就無礙諸行的智慧佛母攝受教導。《空心密續》裡說:不依智慧佛母修證者,不僅違犯根本墮戒,更易違犯其他譚崔誓願。又,那些缺乏福德的學人,以致無有家室,自然無有智慧佛母來攝受修學,因此只能依於觀想的伴侶來進行修證。
依教所示」就是說「譚崔金剛乘雙身法的教理;「譚崔盛宴儀軌」是說依於「譚崔金剛乘雙身法,所施設之「供食儀軌」與「護法儀軌」所帶來的「五甘露」與「蓮花盛開」的「吃到飽」盛宴。宗喀巴的意思是說,在這麼豐盛的宴會裡,如果不信受「智慧佛母」所提供的「五甘露供養品」加上「智慧佛母」盛開的蓮花(下體)熱情款待,那麼這個金剛乘修行者就是「傻到犯根本墮戒」了。換句話說,宗喀巴就是要告訴大眾,「具足福德」之人,才能受到「智慧佛母攝受教導」;如果是「缺乏福德的學人」,「自然無有智慧佛母來攝受修學」,只有乾瞪眼的分:「只能依於觀想的伴侶來進行修證」。換句比較通俗的話來說,「具足福德」之人修「事業手印」--真槍實彈與「智慧佛母」進行「無上瑜伽雙身法的修證;「缺乏福德的學人」修「智慧手印」--靠觀想與「智慧佛母」之百般溫存,聊表安慰。而所謂「缺乏福德」的人,當然包括了佛門中受了具足戒的比丘與比丘尼!這正是宗喀巴自認為吃虧的地方:「我是出家人,所以不能真槍實彈修男女雙修法,但是至少可以觀想行淫修雙身法」。
從上面的說法,可以看出宗喀巴是道地不捨譚崔「菩提」的人,也是有「慈愛心」的人;對於「譚崔金剛乘雙身法也是確實「有修有證」之人,不但是接受了「智慧佛母」所攝受「具足福德」之人,同時他也是讓「佛母」享受「慈愛光輝」的「勇父」。換句話說,宗喀巴闡述這種「譚崔盛宴儀軌」,「勇父」們不但是「左右逢源」、「左擁右抱」,大享「齊人之福」;更可以踩在盛開的「朵朵蓮花」上面,飽餐「五甘露等」豐盛之供養品。
宗喀巴云:「瑜伽部墮戒教理:誹謗之行,譬如在《長理趣經意論》裡有說:教說:『不信受故,起荒謬想。』修行者如果輕視毀謗於金剛杵、金剛鈴與手印等,不依教修,拒絕信受,而在大眾前說:『修行這些事物,於法無益。止觀法門才有是處,非以手作勢等就能成辦法事』;如是諸行,修行者違犯所發誓願。
宗喀巴對「瑜伽部墮戒教理」的說法,是指金剛乘的瑜伽部修行者不但「不信受」、「不依教修」無上瑜伽的(男性)金剛杵、(女性)金剛鈴手印等,若是還在大眾前說些諷刺、毀謗無上瑜伽男女雙修的話,也是違犯自己所發的誓願。宗喀巴所說的這些話,乃是預防下三部的修行人,對於無上瑜伽部實修男女交合法生起毀謗,所以必須將拒絕修學無上瑜伽部金剛杵、金剛鈴與手印等這些事情,列入根本墮戒中。因為金剛乘分為四部,明訂實修男女雙修的是第四部無上瑜伽部,而前三部的修行者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傻傻地聽話而不去思惟,必定有人對著「一柱擎天」納悶,也對十根手指頭「纏來纏去」感到不解。雖然發了誓願修,不得不修,但總是會想探討,修練「金剛杵」、「打手印」所為何事,為了預防這些人看清事實後,生起毀謗之心,必得立此根本墮戒。
宗喀巴所引的這一段話:「修行這些事物,於法無益。止觀法門才有是處,非以手作勢等就能成辦法事」,實在再貼切不過了。因為修學「金剛杵、金剛鈴與手印等」,根本與佛法智慧毫不相干,真的是「於法無益」。正統佛教所修學的「」、「法門之「」,乃是修學定力而能「制心一處」;若有「動中定力」,再配合意識心的「觀行」與參究,在因緣成熟之時,也許會有與「般若智慧」相應的機緣出現。這種「止觀雙運」的修學,乃禪宗參禪的修學過程,也是尋覓第八識如來藏的必要手段之一。宗喀巴所說:「修行這些事物,於法無益。止觀法門才有是處,非以手作勢等就能成辦法事」,與正統佛教佛法修學其實無關,他的意思就是在譏諷瑜伽部等下三部修行者,只會用手結印契、口誦明咒,而不懂得進入無上瑜伽男女雙修的殊勝「止觀雙修法, 再怎麼努力修行,終究無法證得密宗所以為的「報身佛」果報。
宗喀巴所說的這些儀軌,顯示出邪見、邪法的可怕,學法者若不具擇法眼,稍一不慎,必墮邪見坑中而無法自拔。學法是好事,然而,倘若學法的機緣差,遇人不淑,那麼所要付出的代價,可能是學法者無法想像的後果。法界中的「因果循環」是確實存在的,每一個學法者,在累生累劫的輪迴過程中,各有機緣,也必定有「」與「」的眷屬。今生所學之「正見」、「邪見」,可以影響無量世的未來;不要因為「親疏眷屬」的影響,而混淆自己的學法方向。這種知見的建立,是有其迫切性的。
宗喀巴的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是「邪見大坑」,千萬碰不得!雖曰是「菩提」,卻是「邪淫」的暗巷,「次第」之論,暗藏在《廣論》的「下半部」所說「止、觀」中;但密宗行者都因為教《廣論》的上師們永遠不教導後半部的「止、觀」二章,就誤以為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沒有教雙身法的樂空雙運,還無知地站出來為《廣論》辯解說:「廣論》沒有教人家修習雙身法 1智者學法以「智慧」優先,莫存「意氣」之爭,莫存「門戶」之見,堅持「依法不依人」,依法者必須依止三乘菩提聖教經典,方是明智的學法者。既然有人敢「甘冒大不諱」挺身說宗喀巴的「不是」,無懼於密宗眾人的圍剿,必定有所依據。「摧邪顯正」非是「出風頭」,也非是「說人是非」;只為了彰顯「」與「」而救護大眾免被誤導,以免來世下墮惡道中,吃力不討好,沒有「」與「」的居心。時值「邪師說法如恒河沙」的今天,雖群魔亂舞,卻有幸值遇正法弘揚,乃眾生之幸,萬民之福;學法者不妨隨順此百花齊放的時代,創造佛教新史,綻放出芬芳的正法花朵。(採訪組報導)20150729
正覺教育基金會採訪組

1菩提道次第廣論》的前半部所說三士道,都是六識論的邪見,主張識陰中的意識常住不壞,就是有情生命的本源,說意識是「結生相續識」,是與常見外道合流。接受《廣論》三士道見解的人,永遠無法斷我見、證初果,更不可能證得第八識如來藏,故無如實證解般若的可能。
轉載自正覺教育基金會全球資訊網http://foundation.enlighten.org.tw/trueheart/394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

 
Cheap Web Hosting | Top Web Hosts | Great HTML Templates from easytemplates.co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