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載自: 佛教正覺同修會 http://foundation.enlighten.org.tw/trueheart/339
(真心新聞網採訪組台北報導)前回提到阿底峽的上師桑提巴,主要是為了評論其所著《蓮花量論》中所說「金剛乘乃無上乘」之含意,這部《蓮花量論》的立名,其實是以女性的性器官功能來立名的,密宗把女性的性器官命名為蓮花,這部論則是女性蓮花與密宗行門的關係來立論的。這個前提先講出來讓讀者瞭解,現在就引出桑提巴怎麼解說這個「金剛乘」:
原引文
整個大乘佛法,整體展現為六波羅蜜行門。六波羅蜜行門則以方便與智慧法門為主體。種種行門,則歸結為菩提心行。如是,即是譚崔金剛行者之觀行見,此即是金剛見。菩提心即是金剛,即是乘,因此,金剛乘者,即是真言乘。
另舉「方便」,有所不便
「整個大乘佛法,整體展現為六波羅蜜行門。」這句話基本上沒有錯,但是其下一句「六波羅蜜行門則以方便與智慧法門為主體」卻大堪斟酌。因為佛開示的大乘法行門六波羅蜜,須是一體信受奉行,不容支解割裂的。六種波羅蜜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,互融互攝環環相扣,全面實修才是完整大乘佛法。平實導師講經說法時,便曾多次強調六度互相含攝的圓融道理。
固然三十七道品(又稱為三十七菩提分法),都是成佛之道的資糧,「般若」與「方便」都在其中,也會互相含攝,故將之同列並舉,有時亦無不可。但是佛陀在行門中既然舉示為「六度波羅蜜」,則不必也不容捨棄其他五度,另以「方便」相湊合,此則只成「二缺」不名「六度」矣;若說「般若」為「法」,而其餘五度為「方便」之次法則可,但桑提巴所說的「般若」與「方便」則全不是佛法中的這麼回事
更何況修道次第亦在六度之中,舉凡菩薩十信位圓滿之前,在外門修六度萬行,到住位菩薩的前六住位依然是六度並行,但也各擇重點依次第而圓滿之;及至見道通達成為入地菩薩,擴充為十度波羅密,仍得按部就班依次第主修,地地增上。待圓滿前六度波羅蜜而進入第七地以後,才專修地上菩薩之「方便波羅密」,未聞有躐等僭越而修者。從桑提巴所言,便可知他的《蓮花量論》,既非其修證現觀所得,又不聽從佛言聖教,故所論多為「非量」,都是割解佛法再自行放入外道法而重新組裝的,如此則桑提巴對「六度」等大乘佛法「道品」實無勝解,既無勝解則無從生起念心所;沒有念心所當然就記不起來。因此,桑提巴垂老時將自己用來教人的法門忘光,良有以也。
瞎說方便,實為隨便
那麼,為什麼桑提巴還要另作主張自意造作呢?因為在假藏傳佛教四大教派傳承的邪見中設定:彼岸的超驗智慧「般若」代表女性的創造活力,另一種修煉方式「方便」代表男性的創造活力,分別以女陰的變形「蓮花」和男根的變形「金剛杵」為象徵,通過想像的陰陽交媾和真實的男女交歡的瑜珈方式,親證「般若」與「方便」融為一體的妄想中的「極樂涅槃」境界。這也就是他們的「佛像」造型「歡喜佛」的宗教寓意。(註一)
從假藏傳佛教四大派系的網站,隨機點閱都可以看到這樣的說法,如「達真堪布」這麼說:
密法中的雙身佛像,男性代表方便,女性代表智慧,表示智慧和方便雙運的意思。在行菩薩道時,我們既要有般若智慧,也要有善巧方便。佛法裏講「性空妙有」,實際上就是這個意思。有方便,這是妙有;有智慧,這是性空。性空離不開妙有,妙有離不開性空;相離不開空,空離不開相。在菩提心的基礎上有種種的善巧方便,但是都離不開諸法空性的實相;只有證悟了空性的圓滿智慧,才能幻化出種種善巧方便(註二)。就是這個男性器官和女性器官「互相離不開」,才造成假藏傳佛教四大派系硬把「般若」從六度中拖出來,和「方便」送作堆,這真是「胡」人「說」的佛法。
其實假藏傳佛教四大派系,膽敢這樣的拼湊,也是自以為有其所本的,它們找到《維摩詰經卷中》〈佛道品第八〉有偈:「智度菩薩母,方便以為父,一切眾導師,無不由是生。」可是他們錯解了經義,實際上是刻意歪曲借用。這一句偈語的正解,當如平實老師的開示:「以智慧而度彼岸,所以智慧是菩薩的母親。智慧到彼岸即是般若波羅蜜,般若就是智慧,波羅蜜多就是到彼岸,所以智度就是般若波羅蜜,般若波羅蜜就是菩薩的母親。然而光有般若波羅蜜也無法成佛,得要有種種方便,運用善巧才能明心、才能見性乃至得一切種智,所以說方便是菩薩的父親。一切諸佛、十方三世諸佛,都要從智度菩薩母及方便父才能夠出生。」(註三)
註三: 平實導師《維摩詰經講記》第五輯〈佛道品〉P5正智初版社有限公司2008初版
「智母或者叫作度母,不是西藏密宗講的明妃、佛母,也不是他們的綠度母、白度母,因為那都是他們妄想所施設的;方便父也不是他們講的:『男性的金剛乘行者,因為有下體金剛杵堅硬不壞而稱為金剛行者;又因為在雙身法中有種種方便善巧,能使明妃及自己達到最高的樂觸,由方便善巧而稱為方便父。(註四)』」
是把用來譬喻般若和善巧方便的「智度菩薩母,方便以為父」的經文,故意曲解為邪僻的「綠度母、金剛父」等等,那都是他們的邪淫妄想,把佛法胡亂改變,不是真實佛法。而所謂的藏傳佛教等四大派,也只是古今不變的一大騙局,根本不是佛教!
註四:平實導師《維摩詰經講記》第五輯〈佛道品〉P6正智初版社有限公司2008初版
但說無上道,正直捨方便
話說回頭,佛法中真正方便善巧的運用,最重要的還是要透過智慧為先導,有智慧的人為了方便隨機度化眾生,才可用方便法門;如無智慧,或只重視方便,不務實際的任意妄行,就不免流於通俗化,甚至會產生種種流弊。所以《法華經.方便品》又說:「於諸菩薩中,正直捨方便,但說無上道。」意即當趣入真實佛法時,要捨離一切方便法門。沒有智慧,不懂「方便」而爛用「方便」,有時所得效果是相反的,所以佛門有一句警語說:「方便生禍害」;也有用「方便出下流」形容密宗四大派的,因此絕不能向假藏傳佛教四大教派那樣,下流地扭曲、利用佛法名相,轉去敷飾他們荒誕不實的無上瑜伽雙身修法而製造禍害。(註五)
蓮花量論,所論非量
原文後半段的「推論(?)」,是一些名相無俚頭地用等式來回代換,既非「現量」,也非「比量」,完全不符邏輯,甚至連語義都表達不明確,竟妄稱寫什麼《蓮花量論》,且看這位晚年疑似得了「阿茲海默症」的桑提巴怎麼說:
歸結為菩提心行。如是,即是譚崔金剛行者之觀行見,此即是金剛見。菩提心即是金剛,即是乘,因此,金剛乘者,即是真言乘。此一句話,若將「菩提心」、「金剛」、「觀行」、「真言」幾個佛教名相,替換成A、B、C、D,並改寫成符號邏輯式子,會成為:
歸結為「A行」。如是,即是「B行者」之「C見」,此即是「B見」;「A」即是「B」,即是乘,因此,「B乘」者即是「D乘」──不知看官您讀後覺得如何?大家能懂嗎?若是搞不清楚,不妨促狹一下,再把它用「人稱代名詞」和一些相應的「動詞」「名詞」套入翻回來:
歸結為「張三趕路」。像這樣,就是「李四趕路」時所看到「風景」,這就是「李四風景」;「張三」就是「李四」,也就是「車子」,因此,「李四的車子」,就是「王五的車子。」
──這是怎樣不清不楚的語文陳述,和顛三倒四的邏輯推演?難道得到「班智達」(註六)和稱譽的阿底峽大師的上師,竟和現代的另一位「班智達」徒孫,《西藏慾經》的作者根敦群培一樣,是一位「瘋喇嘛」?還是假藏傳佛教四大教派「佛學院」的「教」與「學」都不實,都是在「暗地裡瞎摸」,使得喇嘛們的「因明」都學成了「陰瞑」嗎。從這些不負責任隨興說法的地方就可以看出來,假藏傳佛教四大教派諸阿師,對於基礎佛法或稍深、較深、最深的佛法並沒有真修實證,都只是在兒戲佛法呼攏眾生而已。(採訪組報導)20140810
正覺教育基金會採訪組
0 意見:
張貼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